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二章 文化的享受 三 讀書的藝術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讀書是文明生活中人所共認的一種樂趣,極為無福享受此種樂趣的人所羨慕。我們如把一生愛讀書的人和一生不知讀書的人比較一下,便能瞭解這一點。凡是沒有讀書癖好的人,就時間和空間而言,簡直是等於幽囚在周遭的環境裡邊。他的一生完全落於日常例行公事的圈禁中。他只有和少數幾個朋友或熟人接觸談天的機會,他只能看見眼前的景物,他沒有逃出這所牢獄的法子。但在他拿起一本書時,他已立刻走進了另一個世界。如若所拿的又是一部好書,他便已得到了一個和一位最善談者接觸的機會。這位善談者引領他走進另外一個國界,或另外一個時代,或向他傾吐自己胸中的不平,或和他討論一個他從來不知道的生活問題。一本古書使讀者在心靈上和長眠已久的古人如相互面對,當他讀下去時,便會想象到這位古作家是怎樣的形態和怎樣的一種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馬遷都表示這個意見。一個人在每天二十四小時中,能有兩小時的工夫撇開一切俗世煩擾而走到另一個世界去遊覽一番,這種幸福自然是被無形牢獄所拘囚的人們所極羨慕的。這種環境的變更,在心理的效果上,其實等於出門旅行。

但讀書的益處還不只這一些。讀者常會被攜帶到一個思考和熟慮的世界裡邊去。即使是一篇描寫事實的文章,躬親其事和從書中讀到事情的經過,其間也有很大的不同。因為這種事實一經描寫到書中便成為一幅景物,而讀者便成為一個脫身是非真正的旁觀者了。所以真正有益的讀書,便是能引領我們進到這個沉思境界的讀書,而不是單單去知道一些事實經過的讀書。人們往往耗費許多時間去讀新聞報紙,我以為這不能算是讀書。因為一般的新聞報紙讀者,他們的目的只是要得知一些毫無深層價值的事實經過罷了。據我的意見,宋朝蘇東坡的好友詩人黃山谷所說的話實在是一個讀書目標的最佳共式。他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當然是人如讀書即會有風韻,富風味。這就是讀書的唯一目標。唯有抱著這個目標去讀書,方可稱為知道讀書之術。一個人並不是為了要使心智進步而讀書,因為讀書之時如懷著這個念頭,讀書的一切樂趣便完全喪失了。犯這一類毛病的人必在自己的心中說,我必須讀莎士比亞,我必須讀索福克勒斯(Sophocles),我必須讀艾略特博士(Dr.Eliot)的全部著作,以便可以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我以為這個人永遠不會成為有學問者。他必在某天的晚上出於勉強地去讀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Hamlet),放下書時,將好像是從一個噩夢中甦醒一般。其實呢,他除了可說一聲已經讀過這本書之外,並未得到什麼益處。凡是以出於勉強的態度去讀書的人,都是些不懂讀書藝術的人。這類抱著求知目標而讀書,其實等於一個參議員在發表意見之前的閱讀舊案和報告書。這是在搜尋公事上的資料,而不得謂之讀書。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