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章 我們的動物性遺產 四 論肚子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凡是動物便有這麼一個叫做“胃”的無底洞。這無底洞曾影響了我們整個的文明。中國號稱“美食家”的李笠翁在《閒情偶寄》卷十二《飲饌部》的序言裡,對於這個無底洞頗有怨尤之言:

吾觀人之一生,眼、耳、鼻、舌、手、足、軀骸,件件都不可少,其儘可不設而必欲賦之,遂為萬古生人之累者,獨是口腹二物。口腹具而生計繁矣,生計繁而詐偽奸險之事出矣。詐偽奸險之事出,而五刑不得不設。君不能施其愛育,親不能遂其恩私,造物好生而亦不能逆行其志者,皆當日賦形不善,多此二物之累也。草木無口腹,未嘗不生;山石土壤無飲食,未聞不長養;何事獨異其形,而賦以口腹?即生口腹,亦當使如魚蝦之飲水,蜩螗之吸露,儘可滋生氣力,而為趲躍飛鳴。若是,則可與世無求,而生人之患熄矣。乃既生以口腹,又復多其嗜慾,使如豁壑之不可厭,多其嗜慾,又復洞其底裡,使如江河之不可填,以致人之一生,竭五官百骸之力,供一物之所耗而不足者。吾反覆推詳,不能不於造物主是咎,亦知造物於此,未嘗不自悔其非,但以制定難移,只得終遂其過。甚矣,作法慎初,不可草草定製!

我們既有了這個無底洞,自須填滿。那真是無可奈何的事,我們有這個肚子,它的影響確已及於人類歷史的過程。孔子對於人類的天性有著深切的瞭解,他把人生的大欲簡括於營養和生育二事之下,簡單地說來,就是飲食男女。許多人曾抑制了色,可是我們不曾聽見過有一位聖人剋制過飲食。即使是最神聖的人,總不能把飲食忘記到四五小時之上。我們每隔幾小時腦海中便要浮起“是吃的時候了吧”這一句話,每天至少要想到三次,多者四五次。國際會議在討論到政治局勢的緊要關頭時,也許因吃午餐而暫告停頓。國會須依吃飯的鐘點去安排議程。一個需要五六小時之久而礙於午餐的加冕典禮,將立被斥為有礙公眾生活。上天既然賦予了我們肚子,那麼當我們聚在一起,想對祖父表示敬意的時候,最好是替他舉行一次慶壽的宴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