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1章 推理的世界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如果對於世間萬物沒有一種適用性極強的簡化方式,我們的世界將處於一種無盡擴充套件且無法定義的糾結狀態,這樣的世界會讓我們失去辨明自身和採取行動的能力……我們必須要將所有的認知簡化成一種模式。

——普里莫·萊維,《被淹沒與被拯救的》

第一個棒球裁判說:“我依照自己看到他們的樣子稱呼他們。”

第二個裁判說:“我依照他們是誰來稱呼他們。”

第三個裁判說:“直到我稱呼他們,他們才有了意義。”

當我們看到一隻飛鳥、一把椅子或是一次日落時,那種感覺就像是我們簡單直白地記錄下了這個世界的樣子。然而,我們對整個物質世界的觀感深刻地依賴於一些預設的知識和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思維過程,是這些隱藏起來的東西在幫助我們瞭解一些事物,或者將其準確分類。我們知道,觀念是頭腦在分析了證據之後進行再造的結果,因為我們可能在推理過程中創造出一些場景,而這些場景會讓我們在無意識的狀態下誤入歧途。

來看一看下面這兩張桌子。很明顯,其中一張桌子比另一張更長,也更窄。

心理學家羅傑·謝巴德設計的視覺謬誤圖

明顯,但並不正確。圖中兩張桌子的實際長度和寬度都是相同的。

錯誤的印象來自我們的認知系統的誤導,我們注意到了左邊那張桌子的短邊和右邊那張桌子的長邊。我們的大腦就是這麼奇怪,它會使那些出現在我們視點之外的線“伸長”。這是人類大腦的一個優勢。我們逐漸適應了三維的世界,如果我們的思維不對落在視網膜上的視覺觀感橫加干預的話,那麼我們感知到的物體會遠比它們的實際尺寸要小。然而,潛意識會影響人類感知,它誘導我們在感知二維圖形時犯錯誤。因為大腦會自動將我們看到的遠處的事物放大,圖中那張放在左邊的桌子會顯得比其實際長度長,而右邊那張桌子則顯得比其實際尺寸寬。當物體並未真正被挪向遠處時,大腦的“自動糾錯”系統會產生錯誤的認知。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