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09 大眾的勃興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我希望,在我們的檔案和未來的歷史檔案中,我們不允許等級森嚴、故作高深的技術傳統凌駕於多姿多彩、如夢如幻的人類生活之上。

西奧多·納爾遜(Theodore Nelson),2008年

在網路突然進入主流之前不久,作家羅伯特·賴特(Robert Wright)預言了其最重要的一個結論。在1993年9月13日發行的《新共和》雜誌上,賴特發表了題為“美國之聲”的文章,介紹初涉Usenet的體驗。Usenet是按主題組織的一系列線上討論小組,20世紀90年代初,它在使用者友好方面做得不太好,上網本身很困難,穩定的寬頻連線仍遙遙無期。儘管有這些障礙,賴特發現討論小組仍是充滿活力的地方。他寫道:“大多數新聞群組的流量來自嚴肅人群的溝通需要,或者,至少是他們真正想要的溝通。雖然話語水平參差,但往往很高。”

賴特敏銳地點評了此後數年“百家爭鳴”的線上討論和文化的諸多方面,從易於發現共同興趣到表情符號等。對於關心網路如何影響商業世界的人來說,他最重要的見解就是網路使得解答問題變得輕而易舉。他當時提問:“為什麼一組標準的高爾夫球杆不再包含2號鐵桿?”48小時內就出現了幾十種答案。

賴特為他的問題找到一個“合理答覆”,[1] 同時得到一個觀點:比回答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誰在作答”的現象。“網路事物改變的是交流的任何約束。距離不是障礙。種族沒有關係。無論你是帥哥還是美女,都不影響你的受尊重程度……這確實導致了一種更自由、真正脫離肉身的精神交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