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七章 諸子 七八 魏晉時代的玄學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三國六朝時代,儒家經學衰微,拘牽文字,不講大義,道家思想於是佔了支配地位。當時的人稱道家之學為玄學,稱《老子》、《莊子》、《周易》為三玄。《周易》(即《易經》)雖是儒家經典,但經老莊派學者的註解,也道家化了。

當時註解老莊的極多,差不多可以和儒家經傳的註疏相頡頏。其中以何晏、王弼為代表,何晏的著作為《老子道德論》及《論語集解》,王弼的著作為《易注》及《老子注》。此外郭象的《莊子注》有許多獨到的見解。何晏、王弼等的思想是繼承莊子而不是繼承老子的,以虛無寂滅,超脫現實為主。

在此等思想影響下,產生了阮籍、嵇康、劉伶等的“清談派”。阮籍著《達莊論》,闡明“萬物一體”的學說,又作《大人先生傳》,攻擊“君子之禮法”。嵇康作《釋私論》,指明“君子不以是非為念,但虛心率性而行,自然不違道”。劉伶作《酒德頌》,表現一種放蕩不羈的人生觀。當時有人偽託列禦寇所作的《列子》,內有《楊朱》篇,也是說,只有快樂享受是人生之目的及意義所在(張湛作《列子注》,人們懷疑《列子》就是他編撰的)。此等哲學思想,表面上是樂觀的,實際上是悲觀厭世,消極,頹廢。由清談派再發展下去,便成葛洪一派的神仙修煉之術(《抱朴子》),這是逃避現實的最後歸宿。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