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七章 諸子 七四 別墨及名家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墨子》書中有《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等篇,是墨家中一派所謂“別墨”者的著作,其中包括有論理學(名學)、數學及旁的科學知識,通常稱為《墨經》,梁啟超著有《墨經校釋》,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裡面也有若干說明。“別墨”是墨家中專門研究名學的,我們不妨和惠施、公孫龍等名家者流一例看待。

論理學是各種學術的工具,所以周秦諸子都講正名之學。儒家的荀子精於名學,前已說過。墨家除《墨經》所講的以外,還有“三表法”,是他們的論證方法。又,《漢志》列在名家中的“鄧析子”及“尹文子”,其實是法家而兼名家。

純粹講邏輯學的名家,應推惠施與公孫龍。惠施的書已經失傳,他的學說只能從《莊子·天下》篇看到一點。《公孫龍子》,《漢志》載有十四篇,現只存六篇,為僅存的名家有系統的著作。公孫龍以《白馬論》著名,他的推論是:“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馬非馬。”他還有《堅白論》,把堅、白的屬性從石頭的自體完全分離開來。戰國時名家有“合同異”及“離堅白”兩派。公孫龍屬於後一派,惠施屬於前一派。惠施說:“天與地卑,山與澤平。”又說:“南方無窮而有窮。”又說:“今日適越而昔來。”章太炎認為,是說一切空間或時間的區別都非實有。他又說:“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章氏認為,這是說一切同異都非實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