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以yǐ莛tíng撞zhuàng鍾zhōng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釋 義】

用草莖敲鐘,毫無聲響。比喻才識淺陋的人向高明的學者發問,得不到回答。亦比喻應答的雙方才學懸殊。

【名家解讀】

“莛”,草本植物的莖,莖很軟。《漢書·東方朔傳》裡有“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的說法,意思是用竹管來看天,用瓢來量海,用草稈來撞鐘,這當然都是做不到的。以莛撞鐘,鐘不可能被敲響,所以,這個詞就用來形容淺薄的人向高明的人發問而得不到迴應。(蒙曼)

【辨 析】

“莛”是一種草本植物,所以有草字頭,不要寫成“廷”。

你知道嗎?

趙襄子問孔子:“先生已經拜見了約七十個君主,但先生治世之道不能得到君主採納。是世界上沒有賢明的君主,還是先生之道本就行不通?”孔子不答。第二天,趙襄子問子路:“我向先生問道,先生不答。心中有答案卻不回答便是刻意隱瞞,這樣怎麼算‘仁’呢?如果先生確實不知如何應答,那怎麼算‘聖’呢?”子路回答道:“用莛去撞擊,怎麼能發出聲音呢?以您的學識問孔子,不就像以莛撞鐘嗎?”

【字裡字外】

據《漢書·東方朔傳》記載,東方朔向武帝上書,“陳農戰強國之計”,遭到冷遇,他便作《答客難》,聊以自慰。

文中假設有客譏諷東方朔修聖人之道,鞠躬盡瘁侍奉武帝,卻官微位卑。東方朔在文中進行答辯,說道:“蘇秦、張儀所處的時代,諸侯爭霸,武力相爭,‘得士者強’,能人異士得以重用。然而時移世易,四海統一,天下太平。發動、實行各種設施規則,就好像運轉在掌內,賢與不賢有什麼不同呢?‘天下無害,雖有聖人,無所施才。’時代不同,現在隱士不被重用,獨居於清幽冷僻之處。他們智謀可以和范蠡相比,忠誠可以與子胥比肩。當天下太平無事時,就用‘義’來疏導自己,無處施展抱負,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您對我的個人品德又有什麼可懷疑的呢?燕國任用樂毅,秦國任用李斯,酈食其勸說齊王田廣歸服漢朝,他們功績比山還高,使得國家平定安寧,人民安居樂業,這是他們遇上了能施展才能的時機,您又有什麼感到奇怪的呢?以管窺天怎麼能夠觀察星宿的變化?以蠡測海怎麼能探究海水的情況?以莛撞鐘怎麼能發出聲響呢?你這樣愚笨的人來責難我,要想不受窘,那是不可能的。那些不知道大勢所變的人終究不會明白真理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