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入rù泮pàn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釋 義】

古時學生的入學大禮。

【名家解讀】

“泮”本是古代天子與諸侯舉行宴會時的宮殿,西南為水,東北為牆,一半有水,一半無水,故寫為“泮”。西周將其作為王室學宮,所以泮宮就成了最高學府的代言。儒家崇尚周禮,所以古代的學校門前都有個半圓形的泮池。據《禮記》記載,“入泮”是古代學生入學前正衣冠、拜筆、過泮池等一系列禮儀的代稱。(酈波)

【辨 析】

“泮”讀pàn,不要讀成bàn。在字形方面要與“畔”字加以區分。“畔”是田地的界限,因此是田字旁。

你知道嗎?

與學習相關的還有開筆禮。在儀式前一天,學童要沐浴更衣,並在儀式當天早起,在家中向神靈供奉祭品。到學堂後,要對著孔子的牌位進行跪拜,然後拜老師。老師會授予學童《三字經》《千字文》等。接著,老師會手把手地教學童臨摹字。

【字裡字外】

在我國古代,凡是新入學的生員,都須進行稱為“入泮”的入學儀式。《禮記·王制》中記載:“學童首先換上學服,拜筆、入泮池、跨壁橋,然後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學禮。”周朝時諸侯的學校前多有半圓形的池,名泮水,學校即稱泮宮。到了明清兩朝,州縣考試新進生員須入學宮拜謁孔子,因此人們稱入學為入泮或游泮。入學滿六十年稱“重遊泮水”。

我國古代“入泮禮”的主要內容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