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抽象事物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釋義

一個國家通知另一個國家並要求對方答覆的文書。

辨析

“牒”從片,葉(yè)聲,本義是用來書寫的簡札。“片”的甲骨文字形很像劈開的木片,本義就是劈開樹木。古人剖下木片和竹片當作書寫材料,由此可以聯想到“牒”是“片”部。和“牒”字形相近的常用字有諜、喋、蝶、碟,書寫時不可混淆。“諜”從言,本義為間諜;“喋”從口,形容話多,如“喋喋不休”;“蝶”從蟲,指蝴蝶;“碟”從石,是盛食物的小盤子。

起源與演變

《說文解字》中有“小簡曰牒,大簡曰冊。薄者曰牒,厚者曰牘”,雖然都是用木片或竹片編綴成的“簡”,但“牒”是一種小而短的簡,而“冊”是由許多竹木片編串成的。在厚度方面,“牒”比較薄,而“牘”比較厚。古代的公文和文書也叫作牒文,下達的命令叫作牒旨。古代帝王封禪、郊祀的玉簡文書叫作玉牒,記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書籍叫作譜牒。

例句

他剛才的話很像最後通牒,又像宣戰之前的口頭通知,也有點叫陣的意味。

字裡字外

中國早期的形成初步系統的真正文字是刻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後來就鑄造在鐘鼎上。但這些刻畫方式都十分困難,攜帶起來也不方便。大約到了春秋時期,人們找到了新的書寫介質,開始將文字書寫在竹片和木片上,並由此產生了一些相關的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