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章:地平線(三)模仿英雄的遊戲童年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1965 年 6 月 21日,我出生在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一個普通教師家庭,一家五口人,父母、姐姐、我和弟弟。上幼兒園時,我的名字還是“楊立偉”,等到上小學認了字,自己覺得“站立”的“立”哪有“勝利”的“利”有氣勢啊,於是自己改成了“楊利偉”。上世紀 70 年代,是一個崇拜英雄、渴望勝利的年代。我們是從小聽著黃繼光、董存瑞、邱少雲、雷鋒這些英雄故事長大的一代。姐姐“立軍”大概覺得“美麗”的“麗”更適合一個女孩,也改做了“楊麗軍”。

我第一次顯露“英雄氣概”是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那時,綏中的道路上鮮見車輛,每天我都從幼兒園自己回家。路上有時會遇到比自己大的孩子攔道。上來便問:“你有哥哥嗎?”如果說自己有哥哥,而且不止一個,他們就會害怕了,讓你過去。如果說自己沒哥哥,那免不了要被欺負一回。一些比我小的孩子總是被欺負,於是我擔當起他哥哥的角色。每天幼兒園放學,我都組織幼兒園中班的孩子一起回家,人多勢眾,再也沒有大孩子敢來欺負我們。

直到現在還有些同學或朋友叫我楊哥,我想可能和我有個弟弟,心理角色一直是保護弱小、主持正義的哥哥有很大關係。

在當年的綏中縣城,我家的生活條件算是中等。父親在土特產公司工作,母親是一位中學教師,都是拿工資的國家工作人員。但是,我們家並不富裕,那個物質短缺的時代,生活條件似乎都差不多。當時,規定每月人均三兩油、半斤細糧,除此之外就是玉米麵和高粱米,好不容易攢點白麵還得等到過年才能包點餃子。家裡的主食主要是高粱米,現在市面上的高粱米變得好吃多了,要磨好幾遍,甚至比大米還白,小時候吃的是那種紅色的高粱米,實在不怎麼好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