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三、建都和北邊防禦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朱元璋在稱帝建國之後,擺在面前的問題是,第一怎樣建立一個有效能的政治中心地區,即首都建在何處?第二用什麼方法來維持朱家皇朝子子孫孫的統治?

遠在初渡江攻克太平時,陶安便建議先取金陵,據形勢以臨四方。[32]馮國用勸定都金陵,以為根本。[33]葉兌上書請定都金陵,然後拓地江廣,進則越兩淮以北征,退則畫長江以自守。[34]謀臣策士一致主張定都應天。經過長期考慮之後,龍鳳十二年六月,擴大應天舊城,建築新宮於鐘山之南,到次年九月完工,這是吳王時代的都城。

洪武元年元璋稱帝,北伐南征,到洪武二十年遼東全定,南北統一。在這二十年中,元璋的地位由王而帝,所統治的版圖由南方一部分地區擴大為全國,吳王時代的都城如何適應這擴大以後的局面,便成為問題了。因為元順帝及其子孫雖然北走沙漠,卻仍然稱為北元,保有政府機構和強大的軍事力量,時時有南下復辟,捲土重來的企圖;同時沿海一帶倭寇侵擾,也是國防上的重大問題。國都的確定和國防計劃的安排是密切相關的。是當時朝野所最關心的兩件大事。

自然環境是這樣,從遼東半島直到廣州,沿海漫長的海岸線,處處時時都有被倭寇侵掠的危險。東北、北面和西北面,長城以外便是北元的勢力,如不在險要處屯駐重兵,一旦北元鐵騎賓士南下,黃河以北就很不容易守住。防邊要用重兵,如把邊境軍權付託給異姓諸將,邵榮、謝再興的教訓已經夠深刻了,而且,即使不出什麼問題,邊將擁兵過多,尾大不掉,也很可能造成歷史上藩鎮跋扈的覆轍,如以重兵直隸朝廷,則國都必須設在國防前線,才便於統轄指揮,在應天距離北邊前線太遠,是指揮不了的。東南地區是全國的經濟中心,糧餉所出,北方為了邊防安全,又必須建立為軍事中心。國都如建設在東南,和經濟中心結合,則北邊空虛,無力阻止北元的南侵;如建立在北邊,和軍事中心合一,則糧食仍須依靠東南供應,運輸費用太大,極不經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