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章 “雍正改元,政治一新”的指導思想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第一節 繼位前後社會矛盾概述

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動,而人的意識又來源於社會環境。雍正即位前後的行政,是他的政治思想的表現。他的政治觀點是他繼位前後的社會矛盾,經過他的大腦加工而形成的。上一章介紹了包括胤禛活動在內的康熙朝儲位鬥爭,對當時社會其他矛盾及康熙的全面政治思想無暇敘述,不能把雍正政治思想產生的全部原因揭示出來,這裡略作補敘。

康熙在統治的後期,倦於政務,受功成名就思想的羈絆,與早年較為進取的精神相比,失去了變革現實的銳氣。加之身體衰弱,太子問題耗費大量精力,從而無力進行鼎興事業。五十年(1711年)三月,他說:“今天下太平無事,以不生事為貴。興一利,即生一弊。古人云多事不如少事,職此意也。”又說:“治天下務以寬仁為尚。”“不生事”,就是不管現狀如何,一概維持,不求有貢獻,唯求無過失,因此討厭多事。對社會弊端,因不能改變,只好睜一眼閉一眼,以“寬仁”為懷。五十六年(1717年),康熙進一步說:“為君之道,要在安靜,不必矜奇立異,亦不可徒為誇大之言。”“安靜”、“寬仁”指導思想下的“不生事”,是康熙後期基本的施政方針。

人們主觀上可以嚮往不生事,但客觀存在的“事”——衝突卻不能不生出來。康熙後期矛盾越積越多,越嚴重。概要言之,有下列數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