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章 儲位鬥爭的勝利者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第一節 侍從康熙巡幸四方

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1678年12月13日),一個嬰兒誕生在皇宮中,這就是對後來中國歷史的程序發生一定影響的雍正帝。他的父皇康熙這時已有了10個兒子,他是來得並不算早的第11個了,但是清朝皇室規矩,皇子夭折,即不敘齒,康熙的血胤幼殤得很多,在這嬰兒的哥哥中,當時健康成長的只有康熙十一年(1672年)、十三年(1674年)、十六年(1677年)先後出世的胤禔、胤礽和胤祉三人,因此算起行次來,這嬰兒倒居了第四位,成了康熙的皇四子。這個行次,在康熙全部35個兒子中,確切地說在敘齒的24個皇子中居於前列,是年長皇子,佔據從事政治活動的有利地位。後來他的繼承皇位,被一些人說成是篡改康熙“傳位十四子”遺詔中的“十”字,因此,皇四子的行次不可不加註意。皇四子的父皇給他賜名胤禛,胤字是他們兄弟的排行,凡是敘齒的,都用的這個字;禛,讀音zhēn(音真),按照許慎《說文解字》的解釋,禛意是“以真受福”。康熙希望這個兒子對上天和祖宗真誠,以此得到福祐。康熙給兒子們取名都從示字旁,所用禔、礽、祉等字,都寄予有福的願望。且不管康熙的原意,在胤禛成為皇帝以前,就用這個符號來代表他。胤禛的生母吳雅氏,出身寒微,隸屬鑲藍旗包衣籍。胤禛是她生的第一胎男孩,其高興心情可想而知。她這時還是一般的宮人,第二年被封為德嬪,具有了妃嬪地位。胤禛的曾外祖父額參系膳房總管,外祖父威武(魏武)為護軍參領,胤禛繼位後將其家族抬入正黃旗,追封威武三代為一等公。所以胤禛的生母與外家並不高貴,不能給他帶來皇子中的特殊地位。順治、康熙時皇子多交由內務府官員(皇家家奴)撫養,成人之後,往往將撫養之家的產業給予該皇子;或者由皇帝指令,妃嬪代育他人之子。前者如胤禛的長兄胤禔、三兄胤祉分別養育在內務府總管噶祿、內大臣綽爾濟之家,後者如八弟胤禩由胤禔之母惠妃、十三弟胤祥由胤禛之母德妃養育。胤禛與他們有所不同,據康熙在四十七年(1708年)說:“朕之諸子,多令人養視,惟四阿哥朕親撫育。”所謂親自撫養,是指將胤禛交給皇貴妃佟佳氏養育。這位皇貴妃是一等公佟國維的女兒、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的侄女,康熙十六年(1677年)被封為貴妃,二十年(1681年)晉為皇貴妃,二十八年(1689年)病死前被冊立為皇后,死後諡為孝懿仁皇后。她既然是正位後宮的皇后,由她撫養的胤禛,故而可以被說成是皇帝親自撫育的,而其他妃嬪撫養的皇子就不能這樣說。胤禛由帝、後養育的特殊情況,倒是由他與馬武的關係得到驗證。內大臣馬武侍候康熙五十年,所謂“朝夕侍奉,不離左右,恪恭勤慎”,忠實於皇上,而對年幼的胤禛“抱扶服侍,備極小心”,因此胤禛繼位後任命他為領侍衛內大臣。他臨終之際,胤禛要親自探視,為大臣所勸阻,遂命照伯爵治喪,賜阿達哈哈番世職。不尋常的恩典,表明幼年胤禛實系在康熙身邊受到馬武的照應。孝懿仁皇后沒有生過男孩,僅分娩一女也殤逝了,其撫養胤禛,必然也會慈愛盡心。年幼的胤禛,因她尊貴,很可能有意識地討她的好,巴結她,並因此同她的孃家人有一種特別的關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