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對話:知識分子要超越政治博弈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問:政協委員這個身份對於您來說,是什麼?

馮驥才:有一次在河南,盧展工,河南省委書記,說話挺有特點的,他說:“馮驥才,怎麼每年我聽你觀點都是兩會期間?”我就笑了。因為兩會時批評的聲音可以傳出去,平常傳不了那麼遠。

做完這屆,我在政協應該待了35年,等於做了半輩子全國委員。我覺得它有幾個好處,一,確實讓你眼界開闊了。個人跟社會總是一個點上的接觸,兩千多個全國委員聚在一塊兒,就有了一個更大的面。第二個,它讓你的眼睛比較關注現實。文人腦子裡想象的東西比較多,但常常脫離實際,政協裡有很多搞經濟學的,你跟他們聊天,全是數字,講的都很實際,經濟學家從來不只談自己的理想。另外,它強化了你的責任感。曾經有個牛津大學的博士生問我,責任感會不會扼制藝術創造力,我說,責任是一種社會良心、文化良心,說到底它是一種愛。還有就是,你的聲音可以讓最高層聽見。比如說建立國家文化遺產日、傳統節日放假,比如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等等,很多提案被採納都是在兩會上。

去年政協剛開會的時候,我說政協是一個批評的場所,報紙轉載很多。實際上也是,有的委員那話就是說得非常激烈,那些話媒體不會報道,但現場聽得見,我也說過很激烈的話,但30多年裡,沒看到哪個政協委員是因為批評而出事的,沒有。我跟韓美林這歲數了還在當,證明它還是需要批評的聲音。如果內心真誠,表達誠懇,批評一定是比肯定有價值;如果引來對這些批評的批評,也很好,思想的價值在於啟動思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