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首先凱恩斯宣佈了以他為代表的現代經濟理論和老舊傳統經濟理論兩大陣營的對立,然後進一步宣稱,他那本艱澀的新經濟“聖經”只有“30歲以下的年青經濟學家才能看懂”。這一宣稱立刻受到青年經濟學家的歡呼,保羅.撒繆爾森在給朋友的信中喜不自勝慶幸自己還不到30歲,他說:“年青真好”。但就是這個撒繆爾森也承認《通論》是一本“寫得很糟,組織混亂,充滿混淆的書。[5.5]

美國的學者認為,如果這本書是美國中西部一個偏遠學院教授寫的,可能連發表都困難,更不要說名垂青史了。

2.胡佛總統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1932年的總統大選在一片經濟蕭條的肅殺之中拉開了序幕,1300萬的失業人口、25%的失業率,讓現任總統胡佛倍感壓力。面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羅斯福對1928年以來經濟政策的猛烈抨擊以及對胡佛總統與華爾街銀行家勢力的緊密關係的嚴厲指責,胡佛總統保持了耐人尋味的沉默,但是他在自己的備忘錄這樣記錄了他的真實想法:

“在迴應羅斯福對我應該為(1929年的)投機風潮負責的宣告時,我思忖再三,不知道是否應該把美聯儲1925年到1928年在歐洲勢力的影響下故意實施通貨膨脹政策的責任曝光,我當時是反對這種政策的。”[5.6]

胡佛總統的確有些冤枉,他雖然貴為美國總統,但是對經濟政策和貨幣政策卻沒有太大的影響力。由於政府沒有貨幣發行權,如果私人擁有的紐約美聯儲銀行不配合,任何政策都是空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