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九篇 悲劇的魯迅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老俠:我不能同意你對魯迅的看法。魯迅與林語堂包括周作人的最大差別是生命深層的東西。魯迅的陰、冷、黑、沉、尖、辣、烈都是中國作家中獨一無二的。

他對中國的絕望是骨子裡的、無餘地的,他看到了中國人骨髓中的腐爛,所以他不僅在態度上而且在語言上也不跟中國的傳統有任何調情。林語堂就大不一樣了。

他的《吾國吾民》確實把中國傳統文化罵得挺狠,貶得很低,但他的語言是美文的,宋詞婉約派的,極為纏綿極其風花雪月,極為飄逸輕盈,我就想不通一個人在罵人時能用一種談戀愛式的或對著山水抒情式的語言。把他的小品文與魯迅的雜文比較一下,差別太明顯。像《我們是怎樣做父親的》。《我之節烈觀》、《紀念劉和珍君》等等。後來林語堂移居美國,用英文寫作的《人生的藝術》,影響挺大,他說中國文人受老莊、佛家影響的這一路人生,是種藝術化的人生。這才是他骨子裡的東西,才是他罵中國傳統罵中國人罵得那麼溫柔敦厚那麼紳士的原因。他好像不會尖刻,至多是幽默,而主調是感傷,他討厭傳統,從他定居美國可以看出,但他骨子裡是傳統文人,作為個體,他沒有魯迅的力量,去突破傳統的遺傳。

王朔:我對魯迅沒有你那麼深的尊敬。他的確在中國文人中比較棒。但我這人從小就聽不了高高在上的教訓,我所瞭解的魯迅,是那個又高又大又全幾近成神成聖的魯迅,他是毛澤東之外唯一不能碰的神,誰招了他誰就倒黴,不但是當時招了他,過去招了他也要新仇舊恨一起算。我印象中的他神聖得像萬金油棍子,逮誰掄誰,不分青紅皂白。批胡風就拿魯迅說事,"文革"中批周揚們也用魯迅做刀槍,"文革"後批"四人幫"魯迅又成了口誅筆伐的武器。這種偶像化的魯迅我就覺得它不是什麼好東西。再有是後來看了他後期與文壇上各路人交惡的那些東西,那我就覺得他是個心胸狹隘、記仇記到血液中的人。他的那點好東西全在前期,後期的東西沒法看,看了就想這人自以為是中國文壇的尊神,誰也碰不得,一碰他就要咬人。後來明白了點,魯迅被弄成棍子和垃圾筒是有點兒冤,與他本身基本無關。但是一個人被如此利用,打遍天下無敵手,那我就覺得肯定他自己也提供了某些口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