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七篇 金庸的媚俗與媚俗的餘秋雨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老俠:學術界、學院派的追風一點兒也不次於大眾文化。

八十年代如此,九十年代也沒什麼長進。有人說,學術界由八十年代的浮躁轉向九十年代的沉穩和成熟。所謂"思想淡出,學術凸顯"。實際上都是一回事。九十年代的學術界還不如八十年代呢,因為九十年代的學術界像大眾文化一樣沒心肝,有點兒腦子的也是小聰明。大眾文化的特徵之一是炒作,是跟著多變的時尚,今天這首歌紅了,明天那首歌火了;今天的偶像是劉德華明天就是周華健,排行榜每週都在變。學術界呢?它的變化節奏之快也不次於大眾文化,一會兒換一撥理論明星和方法。今天是後現代,德里達,明天就是東方主義,薩伊德。

今天是本土化,明天又是規範化;今天是新保守主義,明天又是新左派;今天是效率經濟學,明天是制度經濟學。我覺得兩者之間的變化節奏是平行的,只不過大眾文化的覆蓋面廣,而學術圈子相對小了點罷了。但其流行方式。更新節奏、潮流交替,沒什麼實質的區別。北師大的博士、教授王一川,肯定是受大眾文化中的音樂排行榜的刺激了,搞出個中國現當代文學排座次,多可笑。

王朔:他把金庸提得很高,讓金庸踢走了茅盾,成了經典。北大的教授嚴家炎也說金庸是經典。我說了幾句金庸就惹惱了他。他在北師大演講專門談及我對金庸的批評,他講著講著就不著四六了,居然由作品講到了人,說金庸多麼愛國,拒絕前港督彭定康什麼的。這也和大眾文化的人身攻擊同一性質。說到最後就要說到他不是評論金庸,而是對金庸進行人身讚美。我談金庸只就他的小說,而嚴家炎捍衛金庸小說為經典,也跟著去捍衛金庸這個人了。他還是專門研究現代文學史的,怎麼弄得跟哥們義氣的小幫派似的。彭定康與武俠小說有什麼關係?拒絕彭定康與能不能寫好小說有什麼關係。一弄就到人品上,他也像大眾文化的傳播似地,由一個話題轉到另一個話題最後走到人身才罷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