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七卷 甲申以後 第五十一章 收遼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戰爭的潮流如火如荼,清軍在遼陽、瀋陽、鐵嶺、撫順都部署了重兵,各以精銳萬人堅守城池,妄圖依靠冬天的嚴寒擊退大順軍的遼東道、渤海道兵團。

但經歷了漫長的關內戰爭以後,如今滿洲人的人力資源早就已經大不如從前。

金代善七拼八湊出來的所謂堅守精兵,其實已經多數是漢人和朝鮮人了。

他的確在佔領朝鮮的這段時間內,利用朝鮮的物力資源,又支援了清軍一次黑龍江征伐活動,捕獲了成千上萬的索倫人為披甲兵。

但那種強虜索倫野人為戰兵的做法,畢竟有其極限。

隨著順軍北伐程序的推進,清軍在人力資源上臨澤而漁的乾涸狀態也正在不斷地暴露出來。

遼東地域廣闊,天寒地凍之中,雖然不利於北伐軍的前進,可同樣也不利於人力資源越來越有限的清軍設防。

金代善在遼陽、瀋陽、鐵嶺、撫順四城,都部署重兵設防,豈非處處皆不設防?

而且每城皆以千八百名八旗兵,督戰萬餘漢兵、朝鮮兵,如此佈置設施,又豈非是自困阱中?

不過正待大順軍收割而已。

劉芳亮從前軍探騎竹哨們那裡,得知清軍的佈防情況以後,便快意縱馬高歌:

“遼東歸來兮、遼東歸來兮!”

全軍上下,眾多將帥們,也霎時間便有了一冬解決遼東問題的莫大決心。

天法四年十一月,順軍大兵進至遼陽城下,張國武等率先鋒先至鞍山驛,清軍以八旗前鋒兵數千人設伏以待,順軍將佐士卒二千四百餘人,環陣堅守,槍炮齊放,排槍陣陣若雷霆驟集,待滿洲兵下馬近圍拔除鹿角時,順兵又大亮白刃,刀斧前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