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按照《左傳》的說法,應該是莊公逼得親弟弟段流亡他國。但按照《穀梁傳》和《公羊傳》的說法,莊公殺死了弟弟段——我其實更喜歡《左傳》的結局,因為如果是這樣,那這件事情上我覺得從家庭倫理角度來說,好的一點是雖然莊公兄弟兵戎相見,但最終並沒有做到你死我活。莊公還是做他的國君,段則只不過是流亡他國而已。但到底哪種說法是對的,我查資料似乎也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史記·衛康舒世家》在記載衛州籲弒君事件的時候,提到了段兵敗於鄢後與衛州籲結盟,後來甚至糾結陳國蔡國起兵伐鄭,則段逃亡未死的機率更大一些。

按照史書的記載,“鄭伯克段於鄢”這件事發生在鄭莊公二十二年,這時候的莊公和段都三十出頭。莊公隱忍了二十多年,終於對這個弟弟一擊得手。我不知道此後若干年,夜深人靜的時候,莊公會不會想起段,會不會想起他們孩提時代——想來兄弟之間多多少少總會在黃髮垂髫的時候有些玩耍打鬧的經歷吧?還有那個若真的如《左傳》所言沒有被殺死而只是流亡他國的段,是否亦會在異國他鄉的某個時刻回想起這些?他們想起這些的時候,心裡又會是什麼感受?

段的形象,在《春秋》及三傳裡,談不上好。從傳統的角度而言,我們今天也會覺得段就是一個謀逆的奸臣。不過我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的時候,看到這樣一種說法,說《詩經》裡的《鄭風·叔于田》和《鄭風·大叔于田》兩首詩中的“叔”,就是共叔段。這兩首詩分別如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