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政事論》認為,戰爭與外交、國力緊密相聯,欲取得軍事勝利,就必須善於利用外交手段,同時充實國力。它指出,在國際鬥爭**有6種外交策略,即和平(締約)、戰爭(彼此傷害)、對峙(冷淡)、進軍(力量增強)、尋求庇護(附屬他國)以及雙重政策(與一方和平而與另一方戰爭)(第7卷第1章第2目,後文簡寫為7.1.2)。

國王使用何種策略,應視自己的條件而定:處於劣勢則和平,國勢興盛則戰爭,勢均力敵則對峙,具有優勢則進軍,力量耗盡則尋求庇護,有盟國相助則訴諸雙重政策(7.1.13—18)。概而言之,就是一切以我為中心,審時度勢,合於利則戰,不合於利則止,在國際鬥爭中,不存在正義與非正義的問題。戰爭之勝負是對綜合國力的檢驗,因而《政事論》十分重視增強國力。它提出了"國家七要素說",認為國家是國王、大臣、國土、衛城、國庫、軍隊和同盟七種要素組成的一個有機體。七要素關係合諧,則國力強盛;反之,則國力衰弱。七要素中,國王是核心,大臣輔佐國王,其他五要素是國家得以維持的基礎。國土是生產、稅收、兵力的源泉,沒有國土,則一切無從談起。它說:"衛城的保證、國庫、軍隊、供水系統和謀生職業,在國土上有它們的源泉"(8.1.29)。軍隊是國家的支柱,它"植根於國庫,如果國庫匱乏,軍隊則倒向敵人或殺害國王";反之,"如果缺少軍隊,則國庫肯定喪失,"因為"軍隊是獲得和保護國庫的手段"(8.1.48,43,51)。衛城是國防的據點,"國庫和軍隊都處在衛城中,這個地方也是危難時本國人民的避難所",如果缺少衛城,則國庫將落入敵手"(8.1.25,39)。《政事論》十分重視軍事與國力的相互關係,並把軍事置於國際環境中加以考察,這種從宏觀上來探討軍事問題的思路為當時世界所罕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