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21-10-08 19:59:03

明英宗朱祁鎮到明憲宗朱見深時期,雖然政府不再組織官方的航海,但由於從明宣宗朱瞻基之後,政府的控制力量開始減弱,民間的海上貿易不斷蓬勃發展。明孝宗朱佑鏜在位時期,國力強盛,於是朱佑鏜希望再次看到永樂時期萬國來朝的盛況,準備召集再下西洋,這時,一個人站出來對他進行了勸諫,這個人就是兵部尚書—劉大夏。劉大夏與楊一清和李東陽被時人並稱為“楚地三傑”,又與王恕和馬文升被後人合稱為“弘治三君子”,他清廉高古、政績卓著、整治軍備,輔佐明孝宗朱佑樘成就了“弘治中興”,大明弘治年間居功至偉的功臣之一。更難能可貴的是,劉大夏敢於直言,對於自己認為是正確的、對國家有利的,可謂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劉大夏對明孝宗朱佑樘說,出海勞民傷財,可不是明君所為,搞不好和人發生摩擦還要打仗,又出軍費又死人就更不好了。朱佑樘作為善於納諫的明君,採用了劉大夏的建議。這倒不是劉大夏故意找事,而這確確實實是他本人認為這樣做對國家有利。他的思想相對比較保守,對待很多邊防戰事都是以“能不打就不打”為原則的,對待很多邊備事務也總是想從行政方面下手,儘量的避免戰事,但是好的軍隊畢竟都是打出來的,劉大夏這種過於保守的思路雖然的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邊軍剋扣、吃空餉和兵權的問題,但是一系列免戰政策也使得邊防軍日益鬆懈,並極大的削弱了一些武臣勢力,使得軍隊缺乏經驗老成的良將。而對於航海,他也確實認為過於勞民傷財。其實,這不是劉大夏第一次旗幟鮮明地站在航海的反對面,早在明英宗天順年間,有宦官向皇帝朱祁鎮出主意說,三十年前宣宗宣德年間,曾派遣三寶太監鄭和出使西洋,獲得無數珍寶奇玩,喜歡獵奇的朱祁鎮就命令太監去找當時的兵部尚書項忠索要鄭和當年的航海材料,時任兵部侍郎的劉大夏聽說此事,趕緊偷偷將鄭和航海的那些資料都藏了起來,項忠派人找了半天沒找到,十分疑惑,劉大夏賠著笑臉把項忠拉到一邊,對他說:“當年三保太監下西洋,光顯示大明的威風啦,但你知道老百姓都過的什麼日子嗎?那是個勞民傷財的事情。就算那些資料還在,也該銷燬掉,不該再來第二次了,何必追究它還在不在呢?”項忠也是一位正直的幹部,聽劉大夏說得合情合理,心裡頭很佩服,於是項忠就這麼把這件事拖延搪塞過去了。近劉大夏勸說,朱佑鏜放棄了官方航海的想法,這一時期,正好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此後直到晚清,中國的航海事業一直是開開禁禁,罕有官方參與,在新時期的發展道路上被西方國家越甩越遠了。與中國不同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這兩個走在航海時代前列的大國,正在航海事業的快車道上你追我趕,競爭愈發激烈。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