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讓我們再把視線轉回到關於瓜分世界的爭議。對於《划子午線為界》的訓喻大為不滿的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並沒有選擇到教廷抗議,因為教皇是上帝在人間的代表,在當時的歐洲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他轉而威脅西班牙,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公平解決就要兵戎相見,經過權衡之火,西班牙選擇了妥協。

1494年6月7日,葡萄牙與西班牙兩國簽訂了《托爾德西拉斯條約》,條約規定,在維德角以西370裡格的地方從北極到南極畫一條線,將世界分為兩半。葡萄牙被賦予了線東的壟斷權,它可以探險、貿易、宣佈佔領新領地;西班牙得到了線西的壟斷權。條約再一次確定了葡萄牙對幾內亞貿易和環非洲海路的控制;宣佈了西班牙對新大陸的權利(除巴西外)。西班牙和葡萄牙分別於該年的7月2日和9月5日批准了該條約。《托爾德西拉斯條約》也成為了全球化以來第一個影響世界發展格局的條約。

與舊條約相比,葡萄牙獲得了更多的權益,而關於為什麼要以維德角以西370裡格為界來劃分,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傳言。據記載,6年後,卡布拉爾率領的葡萄牙船隊因為風向偏移等原因到達了南美洲,5月在探索時候發現了一種可以提煉紅色染料的木材,就把這裡命名為巴西。但有不少歷史學者認為葡萄牙其實早就秘密發現了巴西,風向偏移不過是對外的說辭而已,因為在卡布拉爾的隨行者中,有一位是達伽馬的指揮員,他完全知道準確的航線作為當時船上的一員,卡米尼亞聲稱船隊偏離維德角時,並未出現極端天氣或強風乾擾,既然天氣很好,那就與風向發生偏移的說法產生了矛盾。因此有人猜測,其實早在正式發現巴西之前,葡萄牙王室已對巴西的地理位置有所瞭解。里斯本大地震摧毀了相關檔案,或許再也沒人能夠知道事情的真相。那麼,假設這是真的,葡萄牙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根據教皇頒佈的《划子午線為界》的訓喻,巴西這塊“大肥肉”屬於西班牙,而不久之後葡萄牙就逼迫西班牙籤署了《托爾德西拉斯條約》,按照這個條約巴西恰巧屬於葡萄牙,這是巧合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