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0187章 天工開物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宋應星,《天工開物》的作者,明末著名的科學家,農學家,他最大的貢獻就是把中國幾千年來出現過的農業生產和手工業生產方面的知識作了一個系統性的總結,並著述成書使之能夠流傳下來。

除了農業和手工業,《天工開物》還收錄了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製鹽、採煤、榨油等生產技術,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百科全書。

這其中有兩個科目對現在的大明尤其重要。

第一當然是農學。現在的大明處在“小冰河”時期,年年大旱,饑民食不果腹,最迫切需要的就是一種耐旱高產的農作物。作為穿越者,朱慈烺清楚的知道,紅薯,土豆,玉米這三種農作物都極其適合。前世裡,北方地區到處都種滿了玉米,但可惜的是,雖然這三種農作物早就傳入了大明,但播種的人極少,就朱慈烺的記憶,在明末,只有三個人對紅薯土豆玉米有所涉獵,分別是徐光啟,宋應星和陳子龍。

這三人都是農學家。

徐光啟早逝,陳子龍是徐光啟是學生,現在紹興為官,朱慈烺已經請吏部幫忙調人了,宋應星無有官職,此時在家中閒居,二十天前,剛剛適應這個時代的朱慈烺第一個念頭就是一定要請到宋應星,不然就無法應對糧食危機,派出的人日夜兼程,今日終於是把宋應星先生帶回京師了。

宋應星對農業研究深刻,連土壤、氣候、栽培方法對作物品種變化的影響在《天工開物》中都有詳細記載,簡單講,宋應星就是一個是明末的袁隆平,如果能把他任命為“農業部長”,當然了,大明還沒有農業部,不過只要給他一個適當的職位,並且全力支援他,讓他向大明百姓傳授耕種玉米、土豆和紅薯的方法,使北方地區提前一百年遍種玉米和土豆,並不是什麼難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