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0186章 測算瞄準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因為當著朱慈烺的面表演,李順非常緊張,五門表演的佛郎機炮,每一門的炮手他都親自叮囑。

一聲令下,演練開始。

朱慈烺發現,操縱火炮的炮手並不進行測算,所謂瞄準,全是憑感覺和目測在進行。

這可不行。

只憑經驗,而不是科學的測算,很難保證火炮的精準度。

沒有操作手冊,師傅帶徒弟都是口耳相傳,沒有教材也沒有標準,打的準不準,全看臨場發揮。

百年來,大明炮兵一直如此。

不止炮兵,華夏民族很多技藝的傳承,都是父子或者是師徒之間口耳相傳,沒有專門的書籍和經驗總結,更沒有科學的研究,一旦有什麼意外,不管多優秀的技藝,立刻就會失傳。

西方卻很少有這樣的事情,一種技藝只要被研發出來,就會永續發展,一來西方所有的發明,都有理論支援,不像我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懵懵懂懂的,不是失傳就是走偏了。就如火藥,中國人千年人就發明了火藥,卻沒有人去探究火藥為什麼會爆炸?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配比延續了千年,西方人卻在搞清火藥爆炸的原理後,發明了威力更大的黃火藥。

二來西方不怎麼藏私,他們講究是“公司化”,我們卻是父傳子,子傳孫,家族機密絕不外傳,在保密第一的情況下,很多優秀的技藝很難得到大規模的推廣和發展。

火藥是如此,火炮瞄準也是如此,從最早的虎蹲炮到眼前的佛郎機炮,明軍瞄準一直以經驗為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