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8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21-08-22 08:54:29

95 劉邦一生重大決策的60%以上緣自西漢功臣

===

東漢初年,割據一方的隗囂感覺割據不是長久之計,派馬援考察中原,準備選擇一個明主。馬援歸來,對劉秀評價較高。隗囂問比劉邦如何?馬援說,劉秀為政很具體,不像劉邦那樣“無可無不可”。這是劉邦去世已經兩百餘年後,後人、站在皇帝對面、無意之中隨口說出,是經過歷史篩選、沉澱之後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對劉邦施政風格以至性格特徵的概括。拙著《千古興亡—破譯君主社會朝代更迭的密碼》曾經論及,感覺沒有說透。藉此機會,再說兩句。(本小節引文出自《史記》和《漢書》劉邦傳記的不一一加註。)

劉邦這種執政風格,近現代人討論不多,但古人討論不少,且有多種解讀。其中蘇洵將這一看法又引深了一步,說劉邦“挾數用術、以制一時之利害,不如陳平;揣摩天下之勢、舉指搖目以劫制項羽,不如張良。微此二人,則天下不歸漢…蓋高帝之智,明於大而暗於小”(蘇洵:《高祖論》)。

蘇洵這可謂是個古典版的管大不管小。或可以幫助我們走近“無可無不可”。讓我們回顧一下劉邦從泗水亭長到西漢皇帝這一生中的一系列決策,看看是不是“明於大而暗於小”?是不是“無可無不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