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7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張良對於西漢“共天下”的實踐和理念都很重要。最先提醒劉邦堅持面向平民以功勞行田宅的是他,推動劉邦首先給韓信、彭越兌現的是他,最終推動劉邦透過還鄉漢軍將士安置辦法落實以功勞行田宅的是他和韓信。唯其因此,他可能是唯一確切知道這套辦法和劉邦的想法有多大差距的,所以勝利以後不做官、不要三萬戶,以明心跡、以求自保。

對於“共天下”,劉邦一開始只是被張良、韓信等人推著走,內心還是羨慕嬴政那樣的皇帝,還是在“共天下”和家天下之間掙扎,在“共天下”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之間掙扎,並且嘗試向老弟兄們爭權奪利,因而陷入了長期激烈的內部鬥爭。真正認識這一點,顯然是釋出臨終詔書的時候。臨終詔書就是建立在“共天下”的理念和既成事實之上的。共有天下決定了共有皇權,共有皇權就是相對皇權、有限皇權,只能君臣共治。他改變不了“共天下”的理念和既成事實,也就無法成為嬴政那樣的專制皇帝。

從韓信請封假齊王時對於“共天下”的怒不可遏,到垓下大戰中對“共天下”的被迫接受,再到因為“共天下”殺了韓信、彭越又和諸侯王陸續開戰,又到臨終詔書以“共天下”團結功臣集團共同守護西漢政權,就是劉邦的心路歷程。

張良的“共天下”,應該也能算作一種古典版的中國特色的道理。兩千餘年後,在文盲佔絕大多數的中國曾經有無數莊稼漢為了共產主義理想而流血犧牲。他們對於共產主義的理解會不會和張良的“共天下”有某種聯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