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2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9-1-4 17:36:15

第三章 千年聚焦玄武門

二 李世民向我們隱瞞了什麼?(中)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看了一本古籍中的一篇文章後,內心某個隱秘的角落忽然被觸痛,於是潸然淚下、悲泣良久。他動情地對身邊的侍臣說:“人情之至痛者,莫過乎喪親(父母)也。……朕昨見徐幹(東漢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中論•復三年喪》篇,義理甚深,恨不早見此書。所行大疏略,但知自咎自責,追悔何及?!”(《貞觀政要》卷六)

李世民說的“所行大疏略”,意思是高祖李淵逝世時,他所行的喪禮過於粗疏簡略,未盡到人子之孝,因此深感愧疚和自責,追悔莫及。

也怪不得李世民會感到痛心愧悔,因為對待高祖的身後事,他的許多做法的確有不盡人意之處。比如埋葬高祖的獻陵在規格上就比埋葬長孫皇后(包括逝世後的太宗)的昭陵要遜色得多。獻陵是“堆土成陵”,規模和氣勢十分有限;而昭陵則是“因山為陵”,規模浩大、氣勢宏偉。高祖安葬後,李世民也併為流露出應有的思念之情,而對長孫皇后則是情深意長、無比懷念,曾“於苑中作層觀,以望昭陵”(《資治通鑑》卷一九四),結果立刻遭到魏徵的暗諷和譏刺。

而時隔多年之後,李世民突然對父親流露出的這種懺悔和內疚之情,難道僅僅是因為自己在高祖身後沒有盡到孝道嗎?在高祖生前,李世民又做得如何呢?之所以會有如此強烈的愧悔,是否跟武德九年的玄武門之變有關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