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由於看不見根據地人民的力量,常常發生懼怕紅軍遠離根據地的錯誤心理。這種心理在一九三二年江西紅軍遠出打福建的漳州時,一九三三年第四次反“圍剿”戰役勝利後紅軍轉向福建進攻時,都曾發生過。前者懼怕整個根據地被佔,後者懼怕根據地的一部被佔,而反對集中兵力,主張分兵把守,結果都證明不對。在敵人看來,一方面根據地使他們畏進,一方面打到白區去的紅軍是他們的主要的危險物。敵軍的注意力總是向著主力紅軍所在地,拋開主力紅軍不顧而專向根據地,是很少這種事情的。在紅軍實行防禦時,敵人的注意力也還是集中於紅軍。縮小根據地的計劃是敵人整個計劃的一部分;但是如果紅軍集中主力消滅其一路,敵軍統帥部就不得不把他們的注意力和他們的軍力更大地向著紅軍。所以,敵人縮小根據地的計劃,也是能夠破壞的。

“堡壘主義的五次‘圍剿’時期我們不能集中作戰,只能分兵防禦從事短促突擊”,這種說法也是不對的。敵人三里五里一進、十里八里一推的堡壘主義作戰法,完全是紅軍自己的節節抗禦促成的。如果我軍在內線放棄節節抗禦的戰法,再在必要和可能時轉向敵人的內線打去,局面必然是另外一種。集中兵力的法則,正是戰勝堡壘主義的工具。

我們主張的集中兵力,並不包括放棄人民的游擊戰爭在內。立三路線主張廢棄小的游擊戰爭,“一枝槍也集中到紅軍中去”,早已證明是不對的了。人民的游擊戰爭,從整個革命戰爭的觀點看來,和主力紅軍是互為左右手,只有主力紅軍而無人民的游擊戰爭,就像一個獨臂將軍。根據地的人民條件,具體地說來,特別是對於作戰說來,就是有武裝起來了的人民。敵人視為畏途,主要地也在這一點。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