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9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據說,清華圖書館元老畢樹棠先生曾經問過陳先生,陳先生告訴他“恪”應讀ke音,他又問“為什麼大家都叫你寅què,你不予以糾正呢?”陳先生笑著反問“有這個必要嗎?”

陳寅恪的老家江西修水,“恪”字輩已不下千人,叫“陳寅恪”的就有6人。這些以“恪”命名的宗親,無論是他們本人還是他們的長輩,都讀“恪”為koh(古入聲)。

陳寅恪從青年到老年,從沒有將“恪”寫成que音。例如他在瑞士、美國、德國留學和發表論文的署名,以及1956年在中山大學《本校專家調查表》上填寫的名字拼音均為ChenYinke或ChenYinKoh。北方方言已無入聲,古入聲koh在當年的北平官話中已轉化為kè,陳寅恪及其兄弟在正式場合都使用kè音。

根據陳寅恪生平經歷,應該是從清華園開始被人叫成陳寅què的,至西南聯大、成都燕大時期,已約定俗成。但陳寅恪本人並不認可,在成都燕大時曾親口對他的研究生石泉說:“我的名字念‘客’。”

更正一下,俞大維是俞明震弟弟俞明頤與曾國藩孫女、曾國藩次子曾紀澤的女兒曾廣珊的兒子。

曾昭掄是曾國藩弟弟曾國潢的曾孫,他的妻子是俞大維的四妹,名字應為俞大絪,俞大絪曾為北京大學西語系一級教授。

再介紹一下俞大維的其他弟妹:三弟俞大紱是植物病理學和微生物學家,曾任北京農業大學校長。五弟俞大綱是中國戲曲專家。三妹俞大縝曾任北京大學西語系教授。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