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9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鄭天挺說:“陳寅恪為教授之教授,其授課多有學者、教授聽講。陳講元白詩,第一課是《長恨歌》,首先講的是楊玉環是否以處丨女丨入宮。時有著名話劇導演賀孟斧客居成都,久聞陳大名,想去聽課,聽說第一課講處丨女丨問題,以為無聊,而罷聽課之念,實不知陳以次帶出唐朝婚禮制度,實極重要的事情。”

陳寅恪曾講授元白詩證史課程,以詩證史。中山大學一名叫劉隆凱的學生,也曾聽過陳寅恪的“元白詩證史”一課,他根據自己的課堂記錄,把陳寅恪所講的內容整理出來,於是世人得見陳寅恪“以詩證史”的研究方法。如陳寅恪曾考證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年齡。詩中寫道:“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陳寅恪以此為據進行考證:“古代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已是男女婚娶的最後年齡了。過了這個界限,便是老大了。像崔鶯鶯,貞元十六年才十七歲,以後結婚也在二十歲之前;韋氏,在貞元十八年結婚時正是二十歲,若再不出閣,也就難了,她比崔氏大一歲。”詩中又云:“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陳寅恪說:“看來,唐代女子與人應酬是在十三歲。杜牧《贈別》:婷婷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秋娘,是貞元十五年白氏中進士時長安最負盛名的倡女。白氏淪落江州,感念昔日之遊,乃取於詩中。有人以為是杜牧詩裡的杜秋娘,謬極。假定琵琶女貞元十五年是十三歲,那麼,到元和十一年,她在潯陽江頭應該是三十歲了。她嫁商人不會太久——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茶商在長安領了專賣券,同時娶了琵琶女,再到產地買茶,蜜月裡就離開了新婦。可以說,元和十年,琵琶女二十九歲時,弟走從軍,不久,阿姨又死了;再過年餘,她三十歲時才嫁,真可謂——老大——了。”陳寅恪還以此考證出這個三十歲才嫁的琵琶女是西胡種,與商人是同丨居丨關係,不是正式結髮夫妻,等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