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華東一帶,薛波共找到了14位老者參與《英美法詞典》的編輯工作,除了以上提到的,還有許之森(1930年代上海律師工會監事,解放後一直以中學教師為業)、蔣一平(1979年前為新華書店店員,1980年代後成為華東理工大學外語系主任)……

審稿老人的平均年齡為84歲,這是他們人生中最後的奉獻。

老人們以極其嚴謹的治學態度投入了工作。一個例子被薛波們引作範例:僅為了審訂一個詞條———UnitedStatesofAmericaLaw(美國法),盧繩祖先生就為其寫下了2000多字、長達6頁紙的註釋。結果,近90歲高齡的老人得了腦痙攣,被送進醫院。

周木丹先生的手高度顫抖,已無法將字寫清。他便委託80多歲的夫人———1930年代的經濟學學士,將改正後的稿件一一謄抄。

為了校訂一個詞條,盧峻先生把另外一位老先生請到家裡商榷,當著薛波的面,兩位老人竟然激烈地爭執起來。

王毓驊先生目力已衰,必須藉助自然光看稿子。但他家中又沒有陽臺,每次看稿,都必須往8裡外的女兒家。

而潘漢典先生在手術前的48小時,仍掛著尿袋審稿。

是什麼使得這些耄耋老者不計功利地投入到這項事業?對他們中的絕大多數而言,詞典出版也好,不出也罷,都已是“寂寥身後事”,即使可能會有的現世聲名,也與他們無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