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然而,這些20世紀上半葉中國法學界所能奉獻出來的最優秀人物,“1949年後,他們中留在大陸的,卻幾乎都做著與法律無關的事:英語教師,或者勞改犯———對師生而言,與東吳法學院的關係成了一種罪過。在1957年‘反右運動’,以及‘文革’期間,很多校友遭到迫害。”(引自《培養中國的近代法律家———東吳法學院》,第293頁,康雅信著)

這些卓有學識的才智之士,他們後半生是怎樣的?他們以及家人怎麼度過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

他們的晚年

由於編撰詞典的緣故,中國政法大學的薛波曾30多次到上海造訪這些老人。

周木丹,年過九旬,被當今法學界喻為“羅馬法活詞典”。1929年受胡適推薦,留學比利時,成為1949年前獲比利時魯汶大學博士學位的5箇中國人之一。不久前,

商務印書館出版了“百年文庫”叢書,作者都是王國維、胡適、陳寅恪等百年中國學術史上的名家,而周木丹是叢書作者中在世的惟一一位。

如此一位法學大家,薛波怎麼也沒有想到,他竟生活在那樣的環境裡:上海南昌路282號,一棟破舊的兩層小樓房。樓道陰暗,木質樓板年久失修,走上去吱吱作響,牆角到處是蜘蛛網。

周木丹就住在二樓一間十幾平米的房子內。一臺黑白電視,一個單開門冰箱,就是周木丹的全部值錢家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