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9-07-20 21:47:13

我們再看看支出方面的情況。明帝國的財政支出主要在四個方面。其一,官僚們的工資。前面已經說了,明帝國政府官員的工資收入很低,雖然到明代中後期由於官僚體系的膨脹,官員人數很多,但是總量還是比較小的。比如萬曆六年,全國政府官員工資總額合計約34萬兩。這對於一個大帝國來講,是小菜一碟。其二,軍餉。最初明帝國軍隊有屯田,所謂“養兵百萬,要不費百姓一粒米”。這雖然並不全是事實,但是在明初軍費開支的確在財政支出中所佔比例不大。比如朱元璋洪武后期,內外衛有軍隊120萬,每年支付軍糧六七百萬石,只佔稅糧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出頭。後來情況發生了變化。一方面,由於軍屯受到破壞,軍隊中募兵數量激增,取代了兵戶。這裡要補充說一下明代的兵制。我前面說了,明帝國在經濟基礎方面與西漢很相似。這其實是一種巨大的倒退。相應地在兵制上,明帝國也是倒退的。朱元璋試圖恢復早在唐代就沒落的世兵制,專門有一批人世代當兵,即所謂兵戶。時間一長,軍用的屯田被官僚侵佔,這些人無地可耕,不斷逃亡,人數越來越少,同時戰鬥力也不斷下降。因此就不得不用錢來僱傭人當兵。這自然就比讓當兵的自給自足要貴得多。另一方面,由於周邊少數民族的重新崛起和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在國防方面也面臨巨大壓力,而在這壓力面前,無能的官僚集團不知道如何化解各種矛盾,也不知道如何組織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而只知道一味擴大軍隊規模。其結果是,軍隊人數大增。最多時,常備軍即高達280萬人。一遇戰事,那就更不用說了。養這麼多兵,當然得花不少錢。嘉靖時已高達270萬兩,萬曆時更高達380萬兩,大大超出了財政收入。其三,皇族的薪俸。朱元璋對手下官員挺摳的,但對於子孫卻著實大方。比如,親王每位年薪一萬石大米,是正一品官年薪一千石大米的十倍。隨著皇室人口越來越多,財政所要支付的錢也就越來越多。朱元璋那會兒,在政府領薪水的皇族只有58人,到嘉靖後期,這個數字已漲了500倍,達到28840人,應付薪水總額高達853萬石,佔到全國稅糧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其四,皇帝的支出。原本皇帝的開支列在財政預算內的,是每年一百萬兩銀子。但皇帝要花錢,你戶部能不給嗎?所以一花起來,這就沒譜了。比如,正德年間,改建乾清宮,花了2000萬兩銀子;嘉靖十五年一年,光修宮殿就花了600多萬兩銀子。這四項財政開支,你說能裁減哪一項?皇帝、皇族、官僚、軍隊,哪一個得罪得起?不足的財政收入,遇上剛性增長的財政支出。不出財政危機那就怪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