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但是,如果我們拋開是否稱帝這個名義上的東東不算,單就政治權力歸屬的情況來分析,結果就大不一樣了。也就是說我們不應看名義上是什麼,而要看實際上是什麼。對此,我的看法是:曹魏政權從公元207年基本統一北方算起,到公元254年司馬師廢掉皇帝曹芳改立曹髦為帝為止,總共47年;蜀漢政權,從公元214年劉備奪取益州開始,到公元263年後主劉禪投降為止,總計49年;東吳政權,從公元199年孫策平定江南算起,到公元280年西晉吞吳為止,總共81年。可見,實際上存在時間最短、滅亡最早的,不是蜀漢政權,而是曹操建立的曹魏政權。

再看第二個問題,蜀漢後期人材凋零了嗎?我認為,這樣的觀念主要是來源於《三國演義》。有人就說:“劉備在世的時候,各種人才聞名而來,文有諸葛亮龐統,武有關張趙馬黃“五虎將”,可謂人才濟濟;劉備死後諸葛亮主政以來,蜀國的人才就越來越少了,原先的五虎將死的死老的老,偶爾有個姜維也是獨木難支,以致後來出現‘軍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這樣一個人材短缺的局面。”這絕對不是事實。蜀漢政權在諸葛亮死後同樣是人才濟濟,蔣琬、費禕、董允等文官不說,武將同樣很優秀。除了大家熟知的姜維以外,還有王平、鄧芝、馬忠、張翼、宗預、張嶷等人都是很有能力的將領。舉兩個例子。第一個,公元244年,魏國十萬大軍突襲漢中。當時漢中駐軍不滿三萬,而守將王平、劉敏臨危不懼且應對無誤,支援到援軍到來,最終大破魏軍。第二個,張嶷隨馬忠討叛羌時,恩威並施,不斷分化瓦解敵人,結果大獲全勝,史稱“輒有籌畫戰克之功”。只不過這些人在《三國演義》裡戲份不足,所以不為大夥熟知罷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