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9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這兩種見解,都是和常識不相容的,都是和生活不相合的。凡是和生活不相合的,憑你說得如何天花亂墜,總只是他們所謂“戲論”,總要給大多數在常識中生活的人所反對的,而事情一到和大多數人的生活相矛盾,就是他的致命傷。物極必反,到唐朝佛學極盛時,此項矛盾,業經開始發展了,於是有韓愈的闢佛。他的議論很粗淺,不過在常識範圍中批評佛說而已,到宋儒,才在哲學上取得一個立足點。

這話在第十七章中,亦經說過。宋學從第十一世紀的中葉起,到第十七世紀的中葉止,支配中國的思想界,約600年。他們仍把社會看做是各分子所構成的;仍以改良個人為改良社會之本;要改良個人,還是注重在內心上;這些和佛學並無以異。

所不同的,則佛家認世界的現狀,根本是壞的,若其所謂好的世界而獲實現,則現社會的組織,必徹底被破壞,宋學則認現社會的組織,根本是合理的,只因為人不能在此組織中,各處於其所當處的地位,各盡其所應盡的責任,以致不好。而其所認為合理的組織,則是一套封建社會和農業社會中的道德、倫理和政治制度。在商業興起,廣大的分工合作日日在擴充,每一個地方自給自足的規模,業已破壞淨盡,含有自給自足性質的大家族,亦不復存在之時,早已不復適宜了。

宋儒還要根據這一個時代的道德、倫理和政治制度,略加修改,製成一種方案,而強人以實行,豈非削足適屨?豈非等人性於杞柳,而欲以為杯棬?所以宋儒治心的方法,是有很大的價值的,而其治世的方法,則根本不可用。不過在當時,中國的思想界,只能在先秦諸子和玄學、佛學兩種思想中抉擇去取,融化改造,是隻能有這個結果的,而文化進化的趨向,亦就不得不受其指導。在君主專制政體下,政治上的綱紀所恃以維持的,就是所謂君臣之義這種綱紀,是要秩序安定,人心也隨著安定,才能夠維持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