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7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張魯之治漢中,所以能經歷數十年,乃因其政治尚有規模,人民能與之相安,並非由其教義,則明教的流行較久,亦未必和其教義有甚關係了。火教及摩尼教流行中國的歷史,詳見近人陳垣所撰《火祆入中國考》。

基督教入中國,事在民國紀元前一千二百七十四年。西曆六三八,唐太宗貞觀十二年。波斯人阿羅本,(Olopen)始賚其經典來長安。

太宗許其建寺,稱為波斯,玄宗因其教本出大秦,改寺名為大秦寺。其教在當時,稱為景教。德宗時,寺僧景淨,立《景教流行中國碑》,明末出土,可以考見其事的始末。

蒙古時,基督教又行輸入。其徒謂之也裡可溫。陳垣亦有考。

元時,信奉基督教的,多是蒙古人。所以元亡而復絕。直到明中葉後,才從海路復行輸入。

近代基督教的輸入,和中國衝突頗多。推其源,實出於政治上的誤解。基督教的教義,如禁拜天,拜祖宗,拜孔子等,固然和中國的風俗是衝突的。

然前代的外教,教規亦何嘗不和中國風俗有異同?況近代基督教初輸入時,是並不禁拜天、拜祖宗、拜孔子的。明末相信基督教的,如徐光啟、李之藻輩,並非不瞭解中國文化的人。假使基督教義和中國傳統的風俗習慣實不相容,他們豈肯因崇信科學之故,把民族國家,一齊犧牲了。

當時反對西教的,莫如楊光先。試看他所著的《不得已書》。他說他們“不婚不宦,則志不在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