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怎樣說法家之學,是按切東周時代的情形立說的呢?這時候,最要緊的,是(一)裁抑貴族,以剷除封建勢力。

(二)富國強兵,以統一天下。這兩個條件,秦國行之,固未能全合乎理想,然在當時,畢竟是最能實行的,所以卒並天下。致秦國於富強的,前有商鞅,後有李斯,都是治法家之學的。

法家之學的法字,是個大名。細別起來,則治民者謂之法,裁抑貴族者謂之術,見《韓非子·定法篇》。其富國強兵之策,則最重要的,是一民於農戰。

《商君書》發揮此理最透,而《管》、《韓》兩子中,亦有其理論。法家是最主張審察現實,以定應付的方法的,所以最主張變法而反對守舊。這確是法家的特色。

其學說之能最新,大約即得力於此。

以上所述五家,是先秦諸子中和中國的學術思想及整個的文化最有關係的。雖亦有其高遠的哲學,然其所想解決的,都是人事問題。而人事問題,則以改良社會的組織為其基本。粗讀諸子之書,似乎所注重的,都是政治問題。然古代的政治問題,不像後世單以維持秩序為主,而整個的社會問題,亦包括在內。所以古人說政治,亦就是說社會。

諸家之學,並起爭鳴,經過一個相當時期之後,總是要歸於統一的。統一的路線有兩條:(一)淘汰其無用,而存留其有用的。

(二)將諸家之說,融合為一。在戰國時,諸家之說皆不行,只有法家之說,秦用之以並天下,已可說是切於時務的興,而不切於時務的亡了。但時異勢殊,則學問的切於實用與否,亦隨之而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