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至於土豪劣紳之類,即在本地方營高利貸業的,其規模自然較此為小,然其數則甚多,而其手段亦極酷辣。《宋史·食貨志》載司馬光疏,說當時的農民,“幸而收成,公私之債,交爭互奪;谷未離場,帛未下機,已非己有;”《陳舜俞傳》說:當時放債的人,雖“約償緡錢,而谷粟、布縷,魚鹽、薪蔌、耰鋤、斧錡之屬,皆雜取之;”便可見其一斑了。大抵借貸有對人信用和對物信用兩種。

對物信用,須能鑑別其物,知其時價;對人信用,則須調查其人之財產及行為;亦有一番事情,且須有相當知識。這在放債者方面,亦須有一種組織。所以逐漸發達,而成為近代的錢莊及當鋪。

中國曆代,社會上的思想,都是主張均貧富的,這是其在近代所以易於接受社會主義的一個原因。然其宗旨雖善,而其所主張的方法,則有未善。這因歷代學者,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太深,而對於現實的觀察太淺之故。

在中國,思想界的權威,無疑是儒家。儒家對於社會經濟的發展,認識本不如法家的深刻,所以只主張平均地權,而忽略了資本的作用。這在當時,還無怪其然,古代學問的發達,不能不為地域所限。

儒學盛於魯。法家之學,託諸管子,疑其初盛於齊。《史記·貨殖列傳》說:太公封於齊,地瀉滷,人民寡,太公勸女工,極技巧,通魚鹽,人物歸之,襁至而輻湊,齊冠帶衣履天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