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於是有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出現,其《原君》、《原臣》兩篇,於“天下者天下之天下”之義,發揮得極為深切,正是晴空一個霹靂。但亦只是晴空一個霹靂而已。

別種條件,未曾完具,當然不會見之於行動的。於是旁薄鬱積的民主思想,遂仍潛伏著,以待時勢的變化。近百年來的時勢,四夷交侵,國家民族,都有絕續存亡的關係,可謂危急極了。

這當然不是一個單純的政治問題。但社會文化和政治的分野,政治力量的界限,昔人是不甚明白的。眼看著時勢的危急,國事的敗壞,當然要把其大部分的原因,都歸到政治上去;當然要發動了政治上的力量來救濟它;當然要擬議及於政體。

於是從戊戌變法急轉直下,而成為辛亥革命。中國的民主政治,雖然自己久有根基,而親切的觀感,則得之於現代的東西列強。代議政體,自然要繼君主專制而起。

但代議政體,在西洋自有其歷史的條件,中國卻無有。於是再急轉直下,而成為現在的黨治。

中國古代,還有一個極高的理想。那便是孔子所謂大同,老子所謂郅治,許行所謂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這是超出於政治範圍之外的,因為國家總必有階級,然後能成立,而孔老許行所想望的境界,則是沒有階級的。參看下兩篇自明。

第四章 階級

古代部族之間,互相爭鬥;勝者把敗者作為俘虜,使之從事於勞役,是為奴隸;其但收取其賦稅的,則為農奴;已見上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