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按繼承人順序,“大將軍(司馬)穎有次立之勢(可為皇太弟)”。齊王司馬冏當然不會任情勢這樣發展下去,於是他就奏請立惠帝的侄子、年方八歲的司馬覃為皇太子,他本人自任太子太傅,並加封親信東海王司馬越為司空,領中書監。

司馬越,也是惠帝族叔輩。

齊王司馬冏大權在手後,驕奢擅權,大起府第,耽於宴樂。侍中嵇紹、殿中御史桓豹、孫惠等人皆上書相勸。尤其是孫惠,言語懇切,辭理分明:“天下有五難、四不可,而明公皆居之。冒犯鋒刃,一難也;聚致英豪,二難也;與將士均勞苦,三難也;以弱勝強,四難也;興復皇業,五難也。大名不可久荷,大功不可久任,大權不可久執,大威不可久居。大王行其難而不以為難,慮其不可而謂之可,明公宜思功成身退之道……”

齊王司馬冏對這些良諫,都表示虛心接受,但堅決不改。

一年多以後,惠帝永寧二年(302),河間王司馬顒在長史李含的慫恿下起兵。

李含出主意說:“成都王司馬穎是皇帝至親,齊王司馬冏越親而專權,朝野怨恨,現在發檄長沙王司馬乂討攻齊王,齊王必會先幹掉長沙王,我們因此再以此罪除掉齊王,擁戴成都王入京,以安社稷。”

河間王司馬顒本來就是趙王司馬倫親信,當時也是因形勢所逼才不得已加入討趙王的軍隊。而且,他知道齊王對他一直懷恨在心。至此,覺得時機成熟,他派部將李含、張方為先鋒,率軍直奔洛陽。同時,他遣使邀成都王司馬穎一起發兵。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