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詹天佑十二歲那年,中國第一個留美的耶魯大學畢業生,安徽安慶人容閎向清政府建言,希望選派幼童出洋學習技藝。由此,清政府選拔一百二十個小孩子,年齡在十二至十五歲,籌辦“幼童出洋預習班”,詹天佑成了其中一個。

面對即將出洋的兒子,詹天佑的父親詹世洪為了不讓兒子忘本,在一張具結書上醒目的寫下:童男詹天佑,徽州府婺源縣人氏。

幼童出洋還要在一張證明書上畫押,上面赫然寫著“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詹世洪沒有擔憂和憐惜,他毅然將年僅十二歲的兒子送到了一個完全陌生西洋。詹天佑出洋的年齡和徽州孩子出門做學徒時一般大小。可能,徽州人的骨子裡與生俱來就有不安於室的遺傳基因。

從照片上看,詹天佑似乎自小到大都不苟言笑,他是一個嚴謹的工程師,務實,精細。但在偶然間,也會流露出留學生涯帶給他的情趣。在京張鐵路竣工典禮上,有人請這位總工程師上臺演講。他自我調侃說:“讓我上臺講話,實在是比打通八達嶺隧道還要困難。”

溫柔的故鄉

在徽州人的眼中,故鄉永遠是個溫柔的地方。儘管不得不出外謀生,但徽州民謠這樣唱道:

逢年過節時,寄錢到徽州。

爹孃高興煞,笑到眼淚流……

徽州除黃山秀麗聞名遠近,各地也是山清水秀,風景綺麗,鎮中常常流水縈繞,村落時見小橋人家。在古老的徽州,幾乎每一個村落都有一座或數十座的古橋。“幽澗小橋多”,更讓徽州多了溫柔的氣息和人文的情愫。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