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9-10-08 20:30:58

例如中風,《中醫內科學》將其分為中經絡和中臟腑兩個證型,主要區別是看有沒有神智症狀,有昏迷等神智症狀的為中臟腑,反之為中經絡。中臟腑又分為脫證和閉證,脫證是指:證見目合口張,鼻鼾息微,手撒尿遺,多屬虛證;閉證指:證見牙關緊閉,兩手握固,肢體強痙等,多屬實證。由於中風是內科的常見病症,中醫的療效也不錯,所以一直是考試的重點,無論是中醫學子的小測驗,還是晉升正主任醫師的考核中都會經常出現。但在臨床上,面對一位已經昏迷的中風患者,不知道有哪一位大夫會不先考慮患者是腦出血還是腦梗塞,而去先辨是閉證還是脫證?為什麼呢?因為現代醫學已經將中風的生理和病理搞得很清楚了。大部分卒中患者是由於腦出血或是腦梗塞造成的,雖然這兩個病在症狀上十分相近,但是在治法上卻是截然相反的,出血要止血,梗塞要活血,所以鑑別梗塞和出血意義十分重大。在CT沒有普及的時代,由於搞不清是出血還是梗塞,只能採取中性治療,這也是當時腦卒中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醫內科學》提到的辨證分型大概是來自於張山雷老先生,前面講過張老先生是民國期間中西醫匯通派的名醫。在當時西醫也還沒有搞清楚腦出血和腦梗塞是怎麼回事,張老先生沒能在這方面匯通也就在所難免。但在此後幾十年間,西醫已經搞得很清楚了,開顱術、溶栓術等針對性治療手段逐步完善,使得腦卒中的死亡率、致殘率逐年下降。但中醫則幾乎是在原地踏步,幾十年後還是在吃先人的老本,所以急性期的腦卒中患者看中醫的越來越少,昏迷的患者更是鳳毛麟角。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中醫現代只能是在中風這個症狀的基礎上進行辨證論治,而現代西醫則是在腦出血和腦梗塞這些病的基礎上去辨證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