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9-09-03 19:31:44

二主神志,來自於《黃帝內經》中《素問•靈蘭秘典論》的“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在《醫史篇》中曾經詳細地講述過這一條理論,這裡就不重複了。但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基》教材中,寫到: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都是大腦的生理功能,即大腦對外界事物的反映。這早在《內經》中已有明確論述(《中基》五版教材第30頁)。但在後面還是用了大量篇幅為心主思維意識活動作出了辯解,稱“但在中醫學髒象中則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不僅歸屬於五臟,而且主要歸屬於心的生理功能”。古人對這件事本來是沒有定論的,現代已經證明古人的一個判斷是正確的,另一個是錯誤的,而現代人卻非要為錯誤的進行辯解,對正確的一帶而過,真是讓人啼笑皆非。事實上中醫認為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神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狹義才是指思維意識活動。我們如果只是把“心主神明”中的“神”,解釋成廣義的神可不可以呢?人體的生命活動和心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絡,心臟停止跳動,在很長的時間裡都是判定人是否死亡的根據。即在已經將腦死亡作為死亡依據的現代,心臟停止跳動一段時間後也可以放棄搶救,宣佈患者死亡。誰又能說心主人體生命活動是錯誤的呢?在心血管系統方面,古中醫取得了輝煌的解剖學成就,前面的《醫史篇》中曾經提到過中醫最早認識到血液迴圈的概念,並發現了心臟腱索的存在。現代醫學證實一些中醫的認識是正確的,一些是錯誤的,問題的關鍵是我們中醫面對前人的錯誤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