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9-08-05 19:42:51

首先,如果這一理論真的具有普遍性,就應該是確立二十種方法,甚至是更多種的方法,而不應該僅僅是七種。相生理論缺少了木生火一項,相剋理論缺少了土克水、火克金兩項。而細究上面七法,又會發現:滋水涵木法是滋腎陰養肝陰的方法;益火補土法是溫腎陽補脾陽的方法;培土生金法是健脾氣補肺氣的方法;金水相生法是滋養肺腎之陰的方法,這些方法有的滋陰、有的溫陽、有的補氣,如果是普遍真理,就應該在某兩個臟器之間滋陰、溫陽和補氣這三種方法同時可以運用,但事實上肯定是行不通的。再看相剋,佐金平木法和瀉南補北法實際上是相侮的範疇,金克木、水克火,如果運用相剋理論的話,應該是平金、瀉北才對,但佐金平木法和瀉南補北法都是在限制被克的一方,而限制所克一方的僅有抑木扶土法一條。在缺少這麼多專案的情況下,恐怕很難將這一理論作為普遍真理。

其次,在談論五行相生相剋理論時,許多中醫都會十分自豪地舉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的例子,即抑木扶土法,臨床上這一條也被廣泛運用。早在《難經》中就有類似的記載,之後又被醫聖張仲景再次強調。現代人們對生理和解剖已經搞得很清楚了,有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而“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這句話裡脾只是消化系統的代名詞,實脾實際上就是保護消化系統,肝臟有毛病會影響到本系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顯然沒有必要繞到五材理論上去解釋。抑木扶土法顯然是建立在對解剖和生理錯誤認識的基礎上的,中醫的先賢們在漢朝提出這樣的理論,在當時應該被稱為偉大,而在今天還這樣認為則應該被稱為□□(作者自刪兩字)!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現代科技卻證實了“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的正確,許多肝臟的疾病例如肝硬化、肝癌等都會造成脾臟的腫大,現代醫學對此的解釋是:因為脾靜脈的血液要透過門靜脈(流入肝臟的靜脈)回到心臟,如果肝臟有病,會造成門靜脈高壓,脾內的血液無法迴流,導致脾淤血腫大,脾功能亢進,但此時恐怕不但不能實脾,反而要切除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