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著書難,出書更難,李時珍的改革自然會受到保守勢力的反對,當他兒子李建元,將《本草綱目》獻給朝廷後,朝廷只是批了“書留覽、禮部知道”七個字,就把這部鉅著擱置一邊。李時珍不得不拼盡餘生之力為這部鉅著的出版而奔波,他雖年過花甲,但還是兩下南京,和書商談判。並順便拜訪了當時的名人王世貞,拜託他為這部書寫序。王世貞是明朝的文學家、史學家,做過高官,當時擁有眾多的粉絲。不知為什麼這位名人一個序竟寫了十幾年,直到他去世前才終於完成。在序的最後王世貞誇獎李時珍道“味太元如子云者”。子云是楊(揚)雄的字,他是西漢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和語言學家,太元是指楊雄模仿《周易》寫的書《太玄》,是他表達自己宇宙論、本體論的哲學思想的著作,對後世影響很大。

當時醫生的地位低下,把一個臭大夫和一位名儒相提並論,不知王世貞是不是咬了咬牙,才仗著膽子寫下這句話的。但使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後世人的眼裡這實在是高抬了楊雄,而且也多虧這個序,才使許多後人認識了他。在南京的私人刻書家胡承龍的刻印下,於李時珍死後的第三年(1596年),《本草綱目》才得以出版。公元1603年,《本草綱目》又在江西翻刻,從此這部書在國內得到廣泛的傳播,據不完全統計,《本草綱目》在國內至今有三十多種刻本。公元1606年《本草綱目》首先傳入日本,1647年波蘭人彌格到中國,將《本草綱目》譯成拉丁文使之流傳到歐洲,後來又先後譯成日、朝、法、德、英、俄等文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