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7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正是根據這樣一種歷史觀來闡述資本主義企業與技術發展的關係。他根據西歐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所作的闡述表明,在他看來,資本僱傭勞動、資本統治勞動的資本主義企業,最初並不是在使用蒸汽機和機器的基礎上產生的。最初的資本主義企業使用的是封建時代遺留下來的手工生產技術,它產生和存在的基礎,是發達的商品經濟,以及同時存在著原始積累所造成的“雙重意義上自由”的勞動力和貨幣資本(《資本論》第一卷第4章和第24章)。在這個資本主義生產的初期,“勞動在還沒有資本家的時期是怎樣的,資本家就得采用怎樣的勞動。由勞動從屬於資本而引起的生產方式本身的變化,以後才能發生”(《資本論》第一卷第209頁)。在資本對勞動的統治下,逐漸形成了手工工場內部的分工;“以分工為基礎的協作”“在真正的工場手工業時期佔居統治地位”,而這個時期是“工場手工業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統治形式的時期”。但是工場手工業本身的技術基礎是狹隘的,它的分工原則對資本的統治造成了限制;儘管如此,工場手工業發展起了製造複雜的機械裝置的工場,“工場手工業分工的這一產物,又生產出機器”。勞動資料從工具轉變為機器,帶來了“生產方式的變革”,造成了現代的大工業和工廠生產製度(《資本論》第一卷第373-376、406-407、408頁)。既然在同樣的勞動資料和技術條件下(如手工業式的勞動),能夠有手工業的小生產和僱傭許多工人的企業化生產這兩種不同的生產方式,那就不能排除這樣的可能性:在使用動力織機的現代技術條件下,在織布業中也不僅可以實行工廠化的大企業生產,而且可以進行小生產式的個體經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