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針對魯賓的這個批評, 可以提出以下回應: 生產力的變化促進了資本積累內在矛盾的展開並以後者為中介影響著社會必要勞動的確定。從上述第(1) 式看到, 資本積累的矛盾歸結為剩餘價值生產和剩餘價值實現的矛盾, 一方面, 剩餘價值的生產決定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另一方面, 所謂需求歸根結底取決於資本家階級的積累本身。如果資本主義生產始終以生產既定不變的使用價值為前提, 將難以避免產品實現上的困難, 為進一步積累設定障礙。在《資本論》開篇, 馬克思就生產力的變化對商品兩因素的影響揭示了以下規律: 勞動生產率的發展與價值量的變化成反比, 與使用價值量的變化成正比。使用價值對價值的限制, 歸根結底來自於這兩種方向相反的運動。隨著生產力的發展, 價值增殖會越來越依賴於使用價值的實現。因此, 在這個意義上, 可以把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矛盾看作剩餘價值生產及其實現的矛盾得以展開的驅動力。

(二) 結論

至此, 我們可以對斯蒂德曼的觀點正式提出一個反駁。生產的標準技術條件與價值量之間的關係, 並不是斯蒂德曼所理解的那種單向的、決定論式的關係。生產的標準技術條件是不能

脫離市場價值而預先給定的。像斯蒂德曼那樣把生產的標準技術條件作為決定價值量的給定的因素, 進而宣佈價值概念完全多餘的做法, 是不適當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