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8月27日,山東招遠市看守所,手腳戴著鐐銬的趙玉令出現在記者面前時臉上還掛著微笑,那是一張看起來很慈祥的臉。可是一提到殺女砍婿之事,他不笑了,並明確表示:“我什麼也不想說,我現在只求速死!”接著,眼睛轉向別處,做出一副決不吐口的樣子,然而,他的臉上卻不時淌著淚水。

以上是北京青年報2002年9月一篇名為《漂洋過海回國探親 老爹砍殺留學生夫婦》的報道。相信每個看到這篇文字的人,心情都會非常沉重。趙玉令斧劈女兒女婿的行為,固然是喪心病狂、死有餘辜,趙慶香和魏斌夫婦倆的做法,也確實有可商榷之處。畢竟,這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雙方都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趙家的情況,屬於我們前面分析中國人為什麼“疆界不清”的第四個原因,即由於生活極端貧困,必須集中全家資源,資助某個個體求學發展,同時要求這個個體在學有所成後,回饋家庭。我們在前面也指出過,這種情況下的“疆界不清”,是有其積極意義的。

趙慶香來自貧困農家,一路讀書到研究生,畢業後又出國深造,這其中家人的辛勞和付出,可想而知。當她終於拿到博士學位,並找到薪水不菲的工作後,父母希望她拿出3000美金,幫有病的弟弟娶媳婦,雖然這是個“疆界不清”的要求,但這個要求並不算過分。因為權利和責任是對等的,趙慶香既然享受過“疆界不清”、全家支援自己一個人讀書的利益,成家立業後自然應該承擔一些“疆界不清”的責任,為弟弟生活的改善盡心出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