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長期以來,無論是軍人還是政治家,都已經習慣於用一種定式進行思考,即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主要因素是敵國或潛在敵國的軍事力量。而20世紀最後十年發生的戰爭和重大事件,則在不動聲色地向我們出示相反的證明:軍事威脅已經經常不再是影響國家安全的主要因素。儘管與人類歷史一樣古老的領土爭端、民族紛爭、宗教衝突以及勢力範圍的劃分,仍是人們干戈相向的幾大動因,但這些傳統因素已越來越多地與攫取資源、爭奪市場、資本控制、貿易制裁等經濟性因素交織在一起,甚至讓位於這些因素,形成威脅某個或某些國家政治、經濟、軍事安全的新形態。這類形態從外觀上看可能毫無軍事色彩,因而被某些觀察家們稱為“亞戰爭”或“類戰爭”[4],但其在所攻擊的領域裡造成的損毀,卻絕不亞於一場純軍事戰爭。在這方面,我們只須舉出喬治·索羅斯、本·拉丹、埃斯科瓦爾、麻原彰晃、凱文·米特尼克[5]這些瘋狂的名字就足夠了。人們或許已經無法準確地指出,從什麼時候開始,發起戰爭的主體不再僅僅是那些主權國家,日本奧姆真理教、義大利黑手黨、極端穆斯林恐怖組織,哥倫比亞或“金新月”販毒集團、心懷叵測的駭客和掌握大量對沖基金的金融家,隨便哪個目標堅定、意志頑強、性格偏執的心態失衡者,都有可能成為一場軍事的或非軍事戰爭的製造者。他們所使用的武器可以是飛機、大炮、毒氣、丨炸丨彈、生化製劑,也可以是電腦病毒、網路瀏覽器、金融衍生工具。一句話,所有新技術能夠提供的戰爭新方式、侵略新手段,都會被這些狂熱分子用來進行形形色色的金融攻擊、網路攻擊、媒體攻擊或是恐怖襲擊。這些攻擊大都不是軍事行動,但卻完全可以被視作抑或等於是強迫它國滿足自己利益訴求的戰爭行為。這些與軍事戰爭一樣甚至破壞性更大的力量,顯然已經對我們所理解的國家安全造成了不同於以往的、多重方向的嚴重威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