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7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儒家不反對君主,但強調君民利益一致,共享利益。如孟子見齊王,齊王說:“寡人有疾,寡人好貨;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回答:你愛財,百姓也愛財,如果能讓大家共同富裕,愛財有什麼不好呢?你齊王好色,老百姓也好色啊,只要讓大家都能夠滿足需要,女的能找到婆家,男的不用打光棍,成雙成對,有什麼不好呢?孟子的意思即是:皇帝的利益要和百姓的利益一致,不能損害百姓的利益來滿足個人的私利。所以秦始皇會焚書坑儒,朱元璋恨不得生吃孟子的肉。因為儒法在目標上是對立的,本質是矛盾的,儒家強調民重君輕,法家強調民輕君重。中國幾千年封建專制實際使用的就是法家思想,儒家思想只不過是歷代封建統治者的一塊遮羞布,儒家成了法家的替罪羊。

很多管理專家對儒家文化中的人情管理進行大肆批判,其實,人情管理和現代企業倡導的以人為本基本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解決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個難題:人心的管控。以人為本是對人性的尊重,如果建立在法治基礎上的人情,那不失為法治的補充,人不是石頭,會有感情,理性到極致的法治讓人對企業沒有任何歸屬感,而且在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影響下,想將人情管理完全杜絕是不可能的,關鍵是法理情和情理法的排序問題,如果企業內部的排序是法、理、情,在法和理的基礎上,以情進行補充潤滑,不失為好的人本管理方法,但如果缺少法治基礎,光憑感情管理,則是一種極端,而中國很多中小企業包括國營企業,都是人情大過法,人情破壞制度,那這種極端的“人情管理”當然應該糾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